牽一齒,動全身
一張張簡報,秀在牆上,創意突出的策略分析,帶出一張張漂亮的設計稿。這原本是一場精彩的簡報,但全場鴉雀無聲,似都在忍耐…。有一種氣息,逐漸瀰漫,隨著他獨自講述的時間愈拉愈長,那股發自口中的氣味也愈來愈厚重,但在場每個人都努力壓抑著心中的嫌惡,維持著良好的傳統教養,直到簡報結束,沒有太多的發問與討論,禮貌性的送走客人。 那場簡報當然沒有成功,甚至可以說,沒有人再提起。
咬合不正 會引發偏頭痛
一張張簡報,秀在牆上,創意突出的策略分析,帶出一張張漂亮的設計稿。這原本是一場精彩的簡報,但全場鴉雀無聲,似都在忍耐…。有一種氣息,逐漸瀰漫,隨著他獨自講述的時間愈拉愈長,那股發自口中的氣味也愈來愈厚重,但在場每個人都努力壓抑著心中的嫌惡,維持著良好的傳統教養,直到簡報結束,沒有太多的發問與討論,禮貌性的送走客人。 那場簡報當然沒有成功,甚至可以說,沒有人再提起。
咬合不正 會引發偏頭痛
後來聽說,他終於去看了牙齒,但實在是拖得太久,一口牙齒幾乎壞光。醫生建議植牙,但他的事業始終未見好轉,融資貸款的壓力愈來愈重,只好選擇較便宜的活動假牙,暫時緩解牙周口臭造成的不好印象,但隨之而來的,講話發音有點不輪轉,面對客戶當前宴請的大魚大肉,也只好敬謝不敏…。
誰都知道植牙很貴,全口爛牙可能就要花上二百多萬元,相當於一間小套房的頭期款,一般家庭可能負擔不起。但是牙周病若沒有得到最好的治療,就會像骨牌效應般的拖垮全身。
曾獲得美國LVI神經肌肉咬合訓練認證的張智洋說,頭骨和下巴的關係就像汽車的懸吊系統,是要靠牙齒來固定的;而頭骨的肌肉複雜程度又比身體任何一部位都來得多,眨眼、說話、臉部的喜怒哀樂、轉轉頭的各種角度…,都需要靠非常多的肌肉數量來運作,可見肌肉和力量有關。
「如果缺了一顆牙,那裡的肌肉長度就會變短,變緊繃,影響到咀嚼時的出力。如果再用力過度,就會造成肌肉的痙攣」,這種肌肉抽筋的現象常常反應為「偏頭痛」,因為牙齒的咬合動作牽動了後腦與頸部的肌肉。
而不僅僅齟齒、缺牙會造成偏頭痛,現代都市普遍存在的空氣污染,也容易刺激呼吸道,引起過敏或氣喘的鼻塞,而不得不改用嘴巴來呼吸。張智洋說牙齒、舌頭和口腔肌肉的生長本來都是配得好好的,當嘴巴處於正常的閉合狀態時,齒列會順著舌頭頂住上顎的曲線來發展,一旦改以張嘴呼吸的異常狀態,且持續長久,就會因為舌頭與上顎分離,導致上齒列向內收縮,牙弓變窄,牙齒當然就會咬合不正,進而引發偏頭痛。
感官 會影響身體平衡
「對偏頭痛,多數人總習以為常,覺得問題不大,忍忍就好;頂多就是按摩按摩,暫時舒緩疼痛。但很奇怪的,過不久,疼痛還是會再找上門來」,張智洋說這是因為牙齒鬆動早已經破壞了頭頸部肌肉的平衡。就說一名女患者吧,不堪牙疼來求醫,但張醫師一見她眼睛一大一小,再看身體軸心也略略偏右,便直指問題核心說「你這牙周病一治好,保證眼睛也會逐漸回復原樣,變得一樣大。」
原來,咬合肌就在眼瞼的下方。牙齒一有問題,就會使肌肉受力不均,進而造成附近的視神經異常緊縮,使眼壓升高,視力模糊,甚至影響眼球的形狀。而牙周病的牙齒會搖動,並沒有辦法發揮支撐咀嚼的力量,以咬合力學來看其實就跟缺牙沒有兩樣。一旦牙齒恢復健康,咬合肌肉兩邊恢復平衡,症狀也就不藥而癒了。
有人比喻牙醫在製作假牙或植牙時,就像鋼琴調音師調整音階一樣,必須細細的推敲拿捏,上下顎骨、齒列弧度,以及鄰接齒及對咬齒的平衡等等,都會在咬合上引發連鎖效應。而只要咬合狀況獲得改善,就能恢復感官的平衡感與視力。
日本齒科博士村津和正,在他的書裡也提到,牙齒不只是人體末梢的咀嚼器官,還是「攸關性命的臟器」,它和體內的其他臟器,原本就具有相互的關聯性和統合性,是那種牽一齒而動全身的緊密關係。
脊椎偏移 會壓迫到內臟器官
事實上,從人體的脊椎骨來看,三十二至三十四個環狀小骨頭的組成,就像是堆積木;下面的積木部分極小,卻往上堆疊得很高,因此整體結構顯得非常不穩定,更何況在頂端又加上了四至五公斤重的頭骨。但為什麼無論我們做什麼動作與姿勢,頭部都會保持不掉落呢?原來其中的奧秘就在整個身體周圍的肌肉和韌帶把骨頭包覆住了,因而能夠承接龐大的運動量,也不會四散崩塌,且穩穩地保持住不倒翁般的人體結構。
但相對的,當我們用不自然的姿勢,或做些勉強自己的運動,部分的肌肉會承受過大的負擔,變得異常收縮。例如牙齒鬆動造成咬合不正的問題,就會使下顎不自然偏移而導致全身傾斜,這些都是身體為了控制平衡所做出的反應。
假設是下顎向右偏移,整個頭部的重心就會往右移動,人體為了控制平衡,繼續站立,脖子會反向拉扯而左傾,肩膀也會歪斜,跟著脊椎骨也側彎了,最後再踏出右腳,用來保持平衡,避免摔倒。這樣一來,當下顎的位移經常處於歪斜的位置時,則身體動作也會固定在扭曲的姿勢上,結果造成特定部位處於疲勞且過度緊張的狀態,以致引發許多不適的症狀或莫名的病痛。
詭譎難測的高血壓可能就出自於此,這是因為當腎臟受到脊椎歪斜的壓迫時,有時功能會受影響,並間接影響血液濃度控制,造成水腫或高血壓。
照顧牙齒 從好習慣做起
為了讓受傷的牙齒恢復正確的咬合功能,張智洋說他總是花上三倍的時間來治療。儘管許多患者都因此獲得良好的改善,重新找回自信,甚至青春;但也不乏再回診治療的,其原因就出在個人的生活習慣,抽菸、喝酒、睡眠不足、壓力大,都是現代牙齒疾病的起因。
以植牙來說,雖然可以用上一輩子,但只要抽菸、喝酒,一樣是禍患無窮。酒精不僅會破壞口腔黏膜,殺死好細菌,進而讓壞細菌快速繁殖;表皮細胞也會因此循環在不斷的受傷與修復之中,而提高致癌率。如果口腔衛生不好,植牙後的牙齒也會發生牙周病。
現代文明病的工作壓力,也是不可小覷的殺手。夜間的磨牙,就是情緒緊張所做出的保護機制。當白天的壓力延續到夜裡,即使睡了,身體也會不自覺的呈現戰鬥的狀態,這時如果又有咬合不正的牙齒問題,就形成了擾人的磨牙。難怪磨牙患者總覺睡眠不足,醒來又是偏頭痛;長期下來,更加重了牙齒的磨損,這樣的惡性循環,形成睡眠障礙,降低身體的抵抗力,疾病叢生痛苦不堪。
很多主張健康的智者都說,與其給予身體好東西,倒不如不給它不好的。牙齒病了,固然要給它最好的醫治,但如果暫時經濟不允許,或有朝一日牙齒獲得解救了,也要永遠記得善待自己牙齒,徹底杜絕不良的習慣,還給口腔一個健康的環境。
原文網址:
http://news.pchome.com.tw/magazine/print/fi/rmim/9916/137779200049140104002.htm